A.政治大事 : 美化社區 永安街營造新風貌
【記者謝幸君/嘉義報導】
嘉義市西區自強里為新民路、仁愛路與永安街之間所圍成的一個街塊,雖然位於嘉義市中心一帶,卻是傳統的老舊社區。有鑑於自強里長年缺乏規劃,嘉義市政府、區公所及自強里里長蔡正平便主動提報九十三年度「新故鄉社區營造-社區風貌營造計畫」,並獲營建署補助,期待將自強里永安街打造為「綠蔭大道」。
負責統籌永安街改造計畫的嘉義市西區區長林建宏表示,自從自強里永安街拓寬後,出現了許多無法整合的畸零地<註一>,使得原本狹小的巷道更加擁擠與雜亂無章;再加上仁愛路一帶的眷村已開始改建為高樓大廈,相較之下,更顯示出大樓與傳統社區嚴重落差之局面。此外,居住在自強里的里民多為老人及小孩,而其對休閒活動的空間需求相當迫切,但附近卻沒有合適的公園綠地等可供高齡者及孩童散步、運動及玩耍的地方。
![]() |
家家戶戶都規劃盆栽的種植,是打造永安街成為「綠色隧道」的重點之一。 記者謝幸君/攝影 |
對於永安街再造,負責執行的自強里里長蔡正平談到,為了喚起民眾對社區營造的認同,以及對生活環境綠美化的重視,目前先就永安街388巷進行整頓及綠美化工作。他強調,營造的過程中最難能可貴的是民眾的向心力,為了自己居住的環境大家願意走出來參與社營造的工作,將原本雜亂的巷道整理得非常乾淨及美觀,並透過專家學者與居民面對面的溝通、提供專業的意見,進而取得居民的共識與認同以進行營造。雖只是一條小小巷弄,但經由居民的親身參與激發居民對公共空間的關心,對日後的綠美化工作仍具拋磚引玉之效。
![]() |
夜晚的萬家燈火,是不是讓永安街更加美麗? 記者謝幸君/攝影 |
對此,蔡正平里長回應,自強里永安街的綠美化藝術營造計畫本來就是以整條永安街為設計考量,但由於先前與部份居民未能達成改造之共識,才會以永安街388巷作為示範點。「因為里民對於社區營造感到很陌生,當然也就都沒什麼信心,所以起初推行起來真的很不容易。」蔡正平里長表示。他說,計畫推行之初許多里民都不願意將自家門前讓出來進行綠化和改造,認為此舉反而對日常生活造成不便。「現在還有里民看到綠美化成果不錯,要求我不能因為自己住在388巷而厚此薄彼,也要幫大家打造美麗的家園。」蔡正平里補充。
蔡正平里長強調,現階段完成的綠美化再造,後續維護工作已分配自強里的社區工作團隊和里民共同負責,而里長則扮演總監督的角色,讓改善後的美麗角落得以永續經營;至於先前因未達成共識而錯過社區營造的永安街其餘巷弄,里長也會繼續加以溝通,並再次提報計畫,讓永安街成為「綠蔭大道」的夢想實現地更加徹底,提供民眾一個優質的生活環境。
<註一>畸零土地指的是建築基地面積狹小或地界曲折的土地,面積狹小是指基地之長度與寬度未達法規規定之最小面積,或是基地為三角型、或基地界線與建築線之斜交角度不足六十度或超過一百二十度,都屬於畸零地。畸零地不可以單獨建築,除非與相鄰的土地協議調整地形或合併使用,達到法律規定最小建築面積的寬度與深度後,才可以申請建築。但是如果該筆畸零地相鄰有其他尚未建築的土地時,就可以不必與該筆畸零地協議調整地形或合併使用,留給其相鄰的未建築土地合併使用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