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置入特刊 : 反置入連署 盼台媒新氣象
【記者黃怡豪/嘉義報導】
前中國時報資深記者黃哲斌,日前在網路上發起「反置入連署活動」,並且辭職表達對台灣媒體業配新聞,以及政治置入性行銷的不滿。藉由網路全台連署對政府施壓,期盼能夠讓台灣媒體品質向上提升,製造政府回應契機。另一方面,各大學傳播科系老師也藉由這次機會,發起反政治性連署活動,並擬定傳播學界之聲明,於十二月二十六日在台大校友會館召開記者會。
![]() |
網路上發起的反置入連署活動,期盼能促使台灣媒體呈現嶄新風貌。 記者黃怡豪/攝影 |
而這次的連署活動也引起傳播學界的關注,傳播學者們自發性發起反置入聲明,在十二月二十六日於台大校友會館召開記者會,與會者將有各校所傳播科系院長、主任,希望能以教育者的身分推動更大的響應行動。中正大學傳播系副教授唐士哲認為:「記者是主體,也是真正的受害者,只要記者們勇於站出來反置入,行動將會有個起頭。」同是傳播系副教授的簡妙如也提出自己的看法:「身為老師感到痛心,政府這樣的作法,要讓教育者怎麼去教學生甚麼是傳播的倫理素養?當記者變成了業務員,要怎麼監督政府?而且置入性行銷也同時在破壞人民對媒體的信任,政府實在很不應該。」除了發動連署活動以外,許多學者也開始研究討論解除置入性行銷之後的媒體生存問題。
對於主流媒體置入性行銷的情況,新頭殼新聞網總製作莊豐嘉,以公民媒體的角度提出看法。他認為比起公民媒體,主流媒體經濟需求量更大,為了彌補經濟上的匱乏而賣自己的新聞,這樣的情況是在扼殺記者的初衷,擠壓掉了更多需要被關注和討論的新聞。他也呼籲,藉由這個連署活動,希望能看到全台灣的傳播學者和記者等更多的媒體人,能夠一起站出來發聲,才能讓集體意識越來越茁壯,進而對政府施壓,改善台灣媒體環境。
台灣媒體素質越趨低落,政府和企業的置入性行銷導致新聞價值減損、品質喪失。台灣雖為媒體多元開放國家,但仍需要人民奮起抵抗日漸淪喪的媒體倫理和素養,藉由響應相關的媒體改革運動,要求媒體恢復國家第四權之監督精神,並實踐人民為國家最大頭家之力量。透過各界連署活動,盼能讓政府和媒體重視此議題,並激起民眾的反對行動,進而改善現今的媒體素質。